
-
筑牢中國式現代化家庭根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引領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二十大明確要求&ldquo[詳細]
-
春節:中華文明的活態傳承方式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對于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不僅是人們共同參與的、周期性的慶祝傳統新年的時刻[詳細]
-
首個“非遺版”春節,咱這么過
首個“非遺版”春節就要來了! 去年底,“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意味著今年我們將迎來第一個“非遺版”春節! 歡騰的魚燈嬉起來!安徽[詳細]
-
特色燈會流光溢彩拉滿佳節“氛圍感” 文化底蘊足令人賞心悅目
雖說眼下距離春節還有些時日,不過在不少地方年味已經開始濃起來。這幾天,在山西大同,一場充滿地域特色的燈會正在上演,大家不僅能看到今年大熱的悟空、經典的山西古建,甚至還有山西美食題材的彩燈,非常有創意。一起去現場逛一逛?! ∵^去一年,山西古建游持續[詳細]
-
品味古老年俗 傳承春節文化
春節申遺成功后,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怎么過?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發布消息稱,將統籌開展“歡歡喜喜過大年”2025年春節主題文化和旅游活動,以更多新產品、新場景、新舉措,推動春節文旅消費“熱起來”。春節“熱起來&[詳細]
-
山東年俗:老講究與新活力
眼下,元旦已過,陰歷乙巳年在即。國人心里真正的“年”,一般是指陰歷年的更新,也就是“過年”。“過年”過的是“中國年”,即“春節”。“春節”的稱謂很新,&l[詳細]
-
樂歲弦歌起 非遺年味濃
室內廟會街市上的各式年畫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本報記者田呢攝/光明圖片 【帶你一起看大展】 2025乙巳蛇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首個[詳細]
-
以體驗教育助力“以文化人”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大力推進體驗教育是中小學積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以文化人”、推動文化“兩創”的重要路[詳細]
-
在社會治理中發揮德治文化的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寶庫,也是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精神源泉。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來到安慶桐城市六尺巷,了解六尺巷歷史及其傳承,聽取當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詳細]
-
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是教育引導廣大社會成員提升道德認知與加強道德實踐的有益資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rd[詳細]
-
“立象以盡意”:何以書法傳統為中國特有
何以書法為中國特有的傳統?此一論斷的關鍵在于厘清書寫與書法、美術字與書法之間的關系。進而,書寫何以獨獨在中國發展為一特有的書法傳統?書法為書寫的派生物,它起源于書寫與口頭傳統的決裂。書寫傳統與口頭傳統的分野對應于字母系統與文字系統的分野,[詳細]
-
臘月風和意已春:古代詩人怎么過臘八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在宋代已經基本定型,當時主要的慶祝活動有浴佛會、食臘八粥等。詩歌記錄生活,翻開古代詩人的作品,讓我們看看他們是怎么過臘八節的吧?! √K軾臘八送別“網紅”張懷民 臘八節的慶祝活動浴佛會,由寺院的僧人們主持,走街串巷[詳細]
-
五音和鳴:文化交流的邊疆樂章——2024邊疆考古成果一覽
作為中國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邊疆考古為印證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24年一系列的重要考古發現,重現了歷史上邊疆地區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兼收并蓄,文明交流互動、交相輝映的生動故事。 東北地區: 與中原的青銅“二重[詳細]
-
2024,我們共同經歷這些文化熱潮
回首2024,總有一些時刻,讓我們熱血沸騰;總有一些地方,讓我們印象深刻。這一年,中國文旅市場呈現出活力四射的新圖景,消費場景愈發豐富?! ∫煌仡櫍?024,我們共同經歷的文化熱潮。 ■文博旅游熱:“為了一個展,來赴一座城” 近年來,隨著[詳細]
-
在孔子故里,文明交流互鑒蔚然成風
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發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號召后的第十一個年頭。這一年,我看到了山東重大文化活動的煥新升級;看到了智慧賦能對文化創新的全方位驅動;也看到了在文化“兩創”加持下,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 ?月10日,第十[詳細]
-
董仲舒:無法阻擋的光芒
春風浩蕩,萬物勃發。“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辭》)。2024年,又是一個龍年,我于甲辰初春,再次登上了巍峨的董子讀書臺……2008年就已建成的董子讀書臺,格調高古,氣勢恢宏。讀書臺有二十四點八米之高,南北有八十米之長,前面巍[詳細]
-
2024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灣桃園開幕
2024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9日在臺灣桃園展演中心開幕。兩岸200位名家的書法篆刻展、青少年漢字藝術創作展、18個書法篆刻團體參與的“漢字藝術嘉年華”等活動,展現漢字和中華文化的魅力。2024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由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共[詳細]
-
陶寺遺址開館!來看中華文明早期形態
中華文明早期形態,什么樣?開館!陶寺遺址博物館11月12日向公眾開放,展出的230件(套)文物,涵蓋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類別,首次系統呈現約4000年前的陶寺文明。[詳細]
-
山東大學啟動“中華典籍外譯工程”
山東大學“中華典籍外譯工程”啟動儀式暨專家座談會12日在山東濟南舉行?!恫┪镏尽贰队详栯s俎》《夢溪筆談》等典籍入選首批10本外譯書目,將被譯成英語、日語、西班牙語等不同語種。[詳細]
-
文化賦能,激發鄉村全面振興新活力
清晨,迎著初升的霞光,從山東省曲阜市尼山鎮魯源新村入口處拾級而上,一條青磚黛瓦、古韻悠悠的儒學美德示范街映入眼簾。步入村中,一排排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三層民居形貌古樸、儼然有序。走進村民家中,“立志、守信、盡孝、重德”的家風家訓牌匾隨處[詳細]
-
給孔子“發微信”,看禮樂“真人秀”,在山東,中式審美如何出圈?
穿梭于古今之間,山東曲阜這座小城正以其獨特的傳統文化魅力,吸引著年輕的目光。 在這里,孔子博物館的“小玉馬”不僅萌化了歷史,更以靈動的姿態躍入現代人的日常;尼山圣境的“真人秀”則讓禮樂文化鮮活了起來,令每位到訪者體察文化的力[詳細]
-
山東省圖書館迎建館115周年 擘畫“十五五”時期新篇章
山東省圖書館10月30日在濟南舉辦建館115周年暨十五五時期公共圖書館發展與改革重點學術報告會?;顒蝇F場回顧了115年來該館在基礎業務、閱讀推廣、數字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擘畫“十五五”時期山東省圖書館公共服務新篇章。[詳細]
-
首屆情系中華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誦大賽舉行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金會發起主辦首屆情系中華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誦大賽。大賽總決賽及頒獎典禮27日在香港舉行,主協辦機構代表、參賽學生及學校代表等近500人出席活動。本次比賽邀請全港中小學生以“我的祖國”或&ldqu[詳細]
-
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北京論壇舉行
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北京論壇30日在北京語言大學開幕。來自世界40余個國家的近百位漢學家,以“讀懂中華文明,攜手推進世界現代化事業”為主題,探討中國式現代化成功道路與中國發展經驗的世界意義。[詳細]
-
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文化強國提供了思想指引。 文化建設立足社會生產水平,著眼于滿足人的需要。[詳細]